培养一位乡村中医,造福一方百姓
日均门诊量从20人增加到70人要用多长时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第二人民医院的针灸中医师张璐只用了3个月。
这3个月,张璐可没闲着,他参加了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等单位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乡村中医师3+3提升工程”,在北京全脱产免费跟师学习中医针灸。
张璐说,这多出的五十个病号,是他从西医诊室“抢过来的”。就职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第二人民医院这样的综合性社区医院,张璐曾苦恼于科室受重视不够、技能提升机会少、患者更倾向于选择西医治疗手段等问题。不过自从参加了培训,结合自己15年的临床经验,张璐说他找准了从事中医工作的正确方向,技能提升明显。显著的疗效使患者们口口相传,转而选择中医疗法。
据东直门医院副院长晏军介绍,自医院2015年启动首届“3+3”工程至今,已为河南、陕西、江西等地培训了百余名优秀基层中医师,初步探索出一个以大型医院为载体,面向基层中医药人才,进行短期集中培训与长期巩固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以达到“以一人带动一方”的建设的目标,为农村基层中医药队伍打造一支核心力量。
量体裁衣 为学员制订培训计划
在2014年全国最美乡村医生评选活动中,时任评选专家的东直门医院院长王耀献结识了河南省乡村医生郭光俊。赴郭光俊所在卫生所调研时,眼前的景象令他惊讶不已。
“我没想到,一个农村卫生所,也有一二百张床位规模,并且辐射到十里八乡,服务人口能够达到10万人。”王耀献说。
此后,王耀献感受到,中国医疗问题,难点在农村,农村难点在人才,要是乡村医生能力得到提升,就有更多患者留在基层治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能有效缓解。“我们就想,干脆组织培养乡村医生,培养一人造福一方。”
由医院组织全国性的乡村医生培训,东直门医院是头一家。会遇到阻力吗?事实上并没有。“自从一出现就得到了欢迎、关注和支持,大家都认为这是好事。”
从各省主管部门、中医药管理局到各家爱心企业,从项目组人员到带教医生,都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
依托此前签署的全国战略联盟,医院与各个省份交流沟通,得到了很好的反馈。“很多省份非常积极主动,提升本省基层医疗水平的心情非常急迫”,兼任专项培训管理办公室主任的医院社会工作部主任于国泳介绍说,第一届组织培训时,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局长主动提出在本省遴选学员并积极配合相关工作,随后河北、山东、江西、陕西等地纷纷跟进。“医院选择帮扶省份时,会首先考虑偏远地区、贫困地区,他们的需求更为迫切”。
医院全员动员形成培训师资力量,院领导、科主任挂帅,培训中参与多师带多徒,一对一带教的均要求硕士生导师及以上教授,参与集中授课的均为博士生导师。
为了制订科学有效的培训方案,医院前往各地实际调研,并组织专门会议讨论征求专家意见,考虑到乡村医生群体特点——学习机会少、理论知识不够系统、视野不够开阔等,结合时间、效率等多方面因素,并且总结每期培训成果不断优化,最后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更注重临床应用的全程学习3年、集中培训3个月的“3+3”模式。
在3个月集中培训阶段,学员要参加集中授课、技能培训、临床实践等课程学习。王耀献解释说,不同乡医有不同的特点,有些做专科,有些做公共卫生服务,既要照顾共性,也要关注个体需求,便有了集中学习和自选科室跟师相结合的安排;此外,基层医疗机构有一些独特的功能,所以安排了心肺复苏、农村健康档案管理等专题讲座。
在此后三年的自学和实践阶段,每位学员都有私人订制的自学内容、实践应用和学术交流要求,并继续以多种形式根师学习,总结、整理导师经验。
两个阶段都有考核环节,完成各项任务经专家审定后,才能过的结业证书。
“基本上做到了量体裁衣,学员们对培训设计比较满意。”王耀献说。
远赴京城 跟师学得临床“真功夫”
2017年3月20日,第四届 “乡村中医师3+3提升工程”启动,来自陕西省和江西省的26名乡村中医师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集中脱产培训。
于国泳介绍说,这期学员从2016年中开始选拔,经过半年多逐级遴选审核,最终确定了陕西省22名,江西省瑞金市4名。所有学员均来自在基层一线,具有国家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并有10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其中年龄最大的57岁。
培训第一天,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姜城堡村卫生室中西医结合医师李梓源郑重地发了一条朋友圈,写道“进修期间向不能应诊的患者深表歉意,待到期满归来,必将以更加精湛的医疗技术,饱满的工作热情,精益求精,为广大群众健康排忧解难,尽己所能!”李梓源说这三个月,他在理论修养、业务实践和医德医风上的深刻体悟和精进,兑现了这条承诺。
李梓源选择了儿科跟诊,他说,在这里,他学到了儿科常见病的一些秘诀。“比如甜叶菊,甜度高,加一点点能够调剂中药口味,患儿的依从性会好一些,疗效更为显著。”
此外,他还掌握了如小儿抽动症、小儿慢性肾炎等儿科疑难杂症的解决办法,“以后治好基础疾病的前提下,也能治疗一些小儿慢性病,用中医药替换掉抗生素。”
陕西省兴平市西城办事处潘村卫生室负责人王岗龙说,此行他带着临床三十年的疑惑来求知。从业经历丰富的他主攻方向为肿瘤、肝病等疑难重症,“这次培训,读经典和做临床相结合,能具体到肝病化验单的判断,又能上升到理法方药组合特点这样的理论层面,非常系统全面。”
江西瑞金市中医院内科中医师李光军表示,通过学习,他深刻体会到了经方的优势,除此之外,每个病症对应的检查如何做到不过度又不疏漏,是他的又一大收获。
在东直门医院,除了每日固定的上课、跟诊、抄方、查房等学习内容之外,学员们还自发地组织了各种各样的临床讨论,并时常旁听邻近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单位举办的讲座和专业研讨会。
“大家都会搜集讲座的通知然后发在群里,结伴参与,回程还会讨论,虽然这样很累,但是千里迢迢来京不就为多学点知识嘛。”王岗龙说。
作为带教老师,王耀献对学员们的勤奋感慨道,带教乡医群体是另外一种感受,“眼睛里总是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这种渴望是其他群体没有的,太需要学习了,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对老师的尊重,看到这个群体,也很愿意分享知识。”
助力医改 形成可推广的培训样板
结束集中培训,踏上回程的李梓源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希望用中医药方法解决当地至少八成患者的问题。
李梓源说,在东直门医院的培训让他意识到中医药治疗方法的广度和深度,他希望以儿科为突破口,努力推广中医药服务,解决当地群众西药抗药性的问题。他对此信心满满。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柳林镇屯头村卫生室符志昌决定专攻男科,“基层缺这样的医生,甚至县级医院也没有男科大夫,但实际上需求量很大,很多患者都去了市里的私立医院。”
王岗龙打算接下来这三年还与老师保持密切联系,他想努力让更多疑难杂症能在基层解决。他告诉记者,自己还有一个具体的想法,作为基层公共卫生负责人,他将着手中医方法的慢病防治和健康教育。“我把知识带回家,一人带动一方,能实现。”王岗龙说。在总结笔记上,他写下:“路虽远,行将必至。”
王耀献也坚信,一人带动一方,完全可以实现。“公益心可以传递,我们给一名乡医捐助了康复设备,他会无偿为患者提供一些自己采的草药,这样的传递会慢慢形成正能量氛围。这些年做了一些好事,唯有这个好事感觉格外值。”
目前,第五届培训已经开始筹备。王耀献说自己时常在思考这项活动的意义。他得出结论——助力医改,培养优秀中医师,守护群众健康,兜牢基层医疗机构网底;助力扶贫,尽医院绵薄之力,软件扶贫培养人才,用质优价廉的基层医疗服务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培养人才是慢功夫,要有一颗平常心,每期做一些,微薄之力逐渐积累。”王耀献欣慰地说,博爱是医院文化的应有之义,公立医院更应多承担社会责任,多多帮助同行帮助患者,在公益中求效率。而培训一人带动一方,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意义更加深远。
“医院会一直做下去,力争把全国大部分区域都要辐射到。一家医院力量很有限,我们主要目的是尝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希望其他医院也能加入,共同来做这项事业。”王耀献说。
上一篇: 我省开展万名医技人才服务基层行动 |
下一篇: 香港建中医院,恰逢其时的“回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