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到底能不能运动?
导读:笔者读研半年,平时门诊跟师学习,经常会遇到肿瘤患者和家属询问:医生我手术后能运动吗?我放疗后能运动吗?我化疗后能运动吗?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保持健康的生命,离不开运动。那么癌症患者可以运动吗?答案是可以的!
运动对癌症患者有什么影响
多项调查研究表明,长期坚持运动的人比不常运动者,罹患癌症的几率减少90%。女运动员中的子宫、卵巢、乳腺等癌症的发病率比不常运动妇女低得多。
对于癌症患者而言,通过运动可以使其心理以及生理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可以减少心率以及血压,提升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而且,通过运动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使机体的防癌抗癌能力增强。
癌症患者的运动宜忌
?适合运动的患者
1.适合于除卧床以外的各种癌症患者。
2.术后病情稳定的患者。
3.放、化疗结束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4.肿瘤治疗后没有后遗症和确诊无转移病变的病人,可以参加适于自己体质和同年龄人的各种健身运动。
5.有各种合并症的病人应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宜的方案。
?需谨慎甚至停止运动的患者
1.刚做完手术后的患者。
2.合并各种急性感染。
3.体温升高,病情复发。
4.某些部位有出血倾向,应停止锻炼,以免意外发生。
5.有明显恶液质的病人不能耐受运动。
6.有骨转移的患者,特别是颈椎、胸椎、腰椎骨转移者,要少运动,以防骨折、甚至截瘫。
在运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是:免疫力低下的癌症生存者,在血细胞计数未恢复到正常水平之前,应避免到公共体育场所锻炼,以免出现感染。
对于接受过放射治疗的癌症生存者,应避免长期到含有氯化物消毒剂的游泳池锻炼。不宜参加过于激烈的运动,以免过度疲劳而降低自身免疫功能。运动时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避免跌倒。
运动过程中,感觉呼吸不顺畅,身体不舒服,应立即停止运动。如遇到体温升高,病情复发,某些部位出现出血倾向,应停止锻炼,以免意外发生。总之,在运动过程中,必须要引起重视,做到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运动的时间
患者开始运动可包括运动前准备活动及运动后的恢复整理时间。其中达到运动强度后,应坚持运动30分钟。一天中较适宜癌症患者运动的最佳时间,一般在早晨或下午进行,不宜在饱餐后或饥饿时运动,以免出现不适。
开始运动量要小,锻炼时间不宜过长,每次15~20分钟,根据病情和体力逐渐增加运动量增至每次30~40分钟。癌症患者锻炼到自我感觉舒服时就应停止运动,不可因感觉良好而运动量过大。
既要充分运动,又不能让身体缺氧。如果运动时出现轻度呼吸急促,感到心跳加快、身体出汗,运动过后全身有轻松的感觉,这表明运动适量。如果运动时感到呼吸困难、头晕目眩、大汗淋漓、心跳加快,运动过后全身沉重,不想再动,就要警惕是否运动过度了。
运动时心率增快才能收到锻炼效果,但运动过程中一般要保持心率在每分钟150次以内,超过这个心率,机体各脏器就会缺氧,锻炼反而变得有害无益。运动频率每周至少3~4次,隔日进行。体质较强者,运动后又不疲劳,可坚持每天运动。
运动方式
合适的运动方式才有助于癌症患者的身体健康。癌症患者适合进行一些运动量较小、节奏可控、较为放松、可以循序渐进的运动,例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气功等。这些运动对肢体、内脏均有好处,对心理的放松和舒展也有很大的帮助,经常练习可以强健筋骨,舒筋活血,愉悦身心,调和气血。
总的来说,正确的运动方式不仅能够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改善预后结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运动比其他治疗和护理方法更重要。
适当运动的前提是规范化的癌症治疗,而且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是不一样的,所以运动的方式、持续的时间、运动的强度也不一样。因此在进行运动前应全面了解自己,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在合适的地方进行锻炼。
如在空气新鲜的地方打太极拳,做八段锦,散步等。除此之外,在运动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自身的情况,定期复查身体,如出现不良反应或病情出现复发,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